盡管中國男足如今實力不濟,但在曆史上,也曾出現過一些很有前途的希望之星。近日,久未露麵的前國腳陳濤,罕見接受了國內媒體的專訪,並且談到了自己對留洋的向往。作為昔日中國男足最有天賦的球員之一,陳濤的這番話,也再次讓人們回想起他那充滿遺憾的球員生涯。
退役後的陳濤已經轉型成教練,目前在張家口體校擔任技術總監。或許是新的身份讓他感覺到了學習新知識的緊迫性,因此陳濤在采訪中表示自己“如果有機會出國去高水平聯賽,甚至加入俱樂部,真正地學一些東西更好”。按照陳濤的說法,他希望能去國外加盟一支職業隊,近距離觀察國外球隊的訓練和運作方式,這將獲益匪淺。
不過,與中國男足球員留洋時困難重重一樣,本土教練員要想留洋,其實機會也並不多;尤其是以教練身份登陸歐洲足壇的,更是寥寥無幾。例如當年高洪波成為荷甲海牙隊助理教練,但那更多是依托了商業運作,並且結果也並不成功。可以說,本土教練員留洋,其實難度與球員相差無幾。
而陳濤,他球員時代便體會到了中國足球人留洋所要麵臨的巨大障礙。2005年,陳濤在世青賽上一鳴驚人,與梅西、米克爾等天才球星一同入選了賽事最佳陣容。那時不到20歲的他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和創造力,率領國青小組出線,被譽為“超白金二代”。那屆大賽結束後,陳濤順理成章收到了歐洲俱樂部的邀請,包括安德萊赫特、熱那亞等隊先後發來報價。但彼時陳濤效力的沈陽金德堅持索要不低於120萬歐元的轉會費,這對想來中國淘寶的歐洲球隊來說,簡直是天價,因此數次談判均不成功。
為了留洋,陳濤曾公開和金德翻臉,但是最終換來的卻是被封殺,職業生涯也因此不複出道時的驚豔。直到23歲時逃離金德、加盟上海申花,已經是陳濤能獲得的最好結果,盡管此時已經沒有歐洲球隊關注他了。這也是中國男足曆史上,最令人感到痛惜的一次球員留洋失敗。
試想,如果當初陳濤能夠趁著年輕時走出去、盡早在歐洲球隊立足,他的球員生涯,或許將不僅僅是“前國腳”三個字所能概括的;如果他能更快接觸到歐洲足球的理念,今天以教練員的身份留洋,是否也會更順利?當然凡事沒有如果,不知又一次燃起留洋想法的陳濤,是否還會留下遺憾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