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5日,足協“限薪令”來了!
中國足協於25日在北京舉行俱樂部投資人會議,會議中,足協表示職業聯賽將參照亞洲鄰國日韓的做法,要求在2021賽季之前實現俱樂部名稱的普通化,同時,對涉及注冊、轉會及監管的相關政策作出了闡述。
關於薪酬的上限規定,其實此前一直有傳言。今年11月20日,中國足協發出通知,要求各職業球隊暫時停止與國內球員簽訂勞動合同。
部分評論指出,國足競技狀態不佳,足協因此發出變革的明確信息,導致“限薪”政策最終確定。
中超規定國內球員稅前頂薪一千萬元
中國足協在25日召開的俱樂部投資人會議透露:
國內運動員在2019年11月20日簽訂的新協議中,年薪上限為1000萬人民幣,國家隊成員的薪酬在此基礎上增加20%。年輕球員的年收入上限為30萬人民幣,若符合比賽資格則不受此規定,詳細辦法將由職業聯賽協作機構製定公布。外籍運動員從2020年1月1日簽署的協議視為最新合約,最新協議的薪酬上限為稅後300萬歐元
最近新聞報道,一些國內球員的稅後年薪已經達到兩千萬元,依照新規定續約時年薪會直接減半。
據消息人士透露,部分機構負責人指出,在現有條件下,控製運動員的報酬確有必要,不過針對年薪高達千萬的門檻,是否更需細致探討和共同商議。
國足排名76,工資卻排第6?
最新一期FIFA國際足聯的榜單公布,中國男足相比之前下降了一名,目前位列第76位,而之前戰勝過國足的敘利亞隊,則排在第79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