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RS直播網五月十四日電 五月十三日晚上,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評議組實施了本年度第十一回(回)裁判審視事務。該次審視主要針對六個案例,這些案例均源於近期中超與中乙賽事,並且是由相關機構的申訴所引發。經過審議,評議小組確認在這六個案例中,有三個案例在核心裁決方麵存在偏差或遺漏。
本次評審會議通過視頻連線進行,邀請了中足聯方麵代表、中國足協紀檢部門人員,以及社會與媒體界各兩名足球社會監督員到場參與會議。會議過程結合了評議小組集體商議和個別陳述意見兩種方式,最終形成了以下評審意見:
中超聯賽第11輪,梅州客家與上海申花進行比賽,第45分鍾,梅州客家10號球員在對方禁區內嚐試傳球,足球似乎碰到了上海申花5號球員的手臂,裁判沒有認定手球犯規行為,視頻助理裁判沒有進行回放審查。
對於這個案例,評審團首先全部認同:錄像裏看不清楚球是否碰到了上海申花五號的手臂。其次評審團大部分成員覺得JRS直播網,就算球確實碰到了上海申花五號的手臂,但因為他手臂已經展開,而且沒法料到球會從鄰近的同隊隊友腳邊彈開改變方向飛來,也不應該算作手球犯規行為。評議團最後確認,對裁判員未判犯規行為表示讚同,並且對VAR不進行幹預的做法給予肯定。
判例二:中超聯賽第11輪,梅州客家與上海申花交手,比賽進行到第60分鍾時,上海申花隊攻入一球,裁判員認定進球有效。此次判罰未經過視頻助理裁判的審核。
評議組經過共同商議,確認上海申花隊發起角球進攻,隨後4號隊員爭頂皮球之際,27號隊員明顯處於越位狀態,並且與防守方持續發生身體接觸,阻礙了對方球員正常處理球權,根據比賽準則,這屬於越位位置幹擾行為,構成犯規。由於上海申花隊首先犯規,因此此次進球不成立。視頻助理裁判需要對此越位犯規進行複核並作出判定。裁判判定進球有效是錯的,疏漏了越位犯規的判罰。視頻助理裁判沒有介入這個錯誤。
判例三:中超聯賽第11輪,青島西海岸與深圳新鵬城對決,進行到第45分鍾時,深圳新鵬城9號球員實施倒鉤,擊中青島西海岸6號球員,裁判認定深圳新鵬城9號球員犯規行為,並給予黃牌警示,視頻助理裁判未參與判定。
評議組多數成員針對此案例表示看法:雙方球員行動目標皆為觸碰球體,青島西海岸6號搶到了高空球,深圳新鵬城9號沒有留意到同隊隊友,並實施回旋踢擊碰到對方,該行為屬於草率違規行為並給予黃牌示警,不構成重大犯規,無需亮出紅牌。裁判員給予黃牌的裁決恰當,視頻助理裁判沒有介入恰當。
判例四:中乙聯賽第八輪,廣西藍航迎戰成都蓉城B隊,比賽進行到第二十分鍾,廣西藍航九號球員在跑動時遭遇對手,裁判員隨即出示紅牌,將廣西藍航九號球員驅逐離場。
評議組對於此案例達成共識:根據現有視頻資料,廣西藍航9號隊員的手臂與對方隊員的接觸動作和力度難以看清楚,但其手臂主動擊打了對方隊員的頸部到頭麵部,而且力量明顯不是輕微且可忽略的,球在空中運行時,雙方還未進入可以爭搶和觸球的範圍,依照競賽規則,應判定為暴力行為。裁判員向廣西藍航9號出示紅牌罰令出場的決定,應予支持。
判例五:中乙聯賽第八輪,溫州隊對陣廣東銘途隊,廣東銘途隊的39號門將同對方17號球員在本方禁區附近爭搶皮球,17號球員隨即倒地,裁判認定39號門將犯規行為成立,並判給對方一個點球機會
評議組全體成員經過審議,確認廣東銘途39號門將主動出擊攔截了皮球,並且確實接觸到了球體,隨後皮球被溫州俱樂部17號球員腿部觸碰後,依舊朝著前方滾動。廣東銘途39號門將沒有做出任何超出規則的附加動作,因此不構成犯規行為。裁判員認定廣東銘途39號門將犯規並執行點球判罰的結論存在偏差。
判例六:中乙聯賽第九輪,成都蓉城B隊對貴州築城競技,比賽建議四十五分鍾加一秒時,貴州築城競技的49號球員觸球後,其腳部與成都蓉城B隊的59號球員相撞,裁判認定貴州築城競技的49號球員有過失行為,因此判罰其犯規並出示了黃牌。
評議組全體成員經過討論,達成共識:貴州築城競技49號球員,即便能夠察覺到對手隊員的位置,並且在將球踢出的瞬間,依然用腳後跟部位撞擊對方隊員的頭部和頸部,施加了超出必要的力度,對隊友的人身安全構成了威脅,這種行為必須被定性為重大違規,並應當被直接罰下。裁判員僅出示黃牌的裁決是不恰當的,同時也錯失了出示紅牌的機會。